杭州植物园出了春日赏梅线路,游客能学植物学知识
闻香识真梅
闻不到香可能是杂交梅
本报记者 杨希林
![]() |
杭州植物园的梅花 潮客@wiecdu 供图 |
![]() |
赵宇恒(右)正在为游客讲解梅花知识 杨希林/摄 |
![]() |
扫一扫 看采访视频 |
近期杭州出现了蜡梅、梅花“双梅”争相绽放的景致。网红赏梅热门点位——杭州植物园,上周末也迎来了大批赏梅的打卡人群。
为了让游客赏梅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植物学小知识,上周起,杭州植物园专门出了一条志愿者团队带队讲解灵峰探梅的路线。游客可以跟着志愿者,一边看江梅、绿萼梅、宫粉梅、朱砂梅、龙游梅等多个梅花品种,一边了解相关知识点。
闻不到香味的梅花 可能是杂交梅
洁白如雪、粉妆玉琢、绿衣翠裳……2月21日下午2点,钱报记者走进杭州植物园品梅苑,见到了渐入佳境的梅园景色,也偶遇了梅树下穿着志愿者背心、背着“小蜜蜂”的讲解员赵宇恒。
赵宇恒来自东北长春,是浙江财经大学财会专业的老师。年前,她偶然间在朋友圈刷到了杭州植物园招募志愿者的征集帖。“我很想在课堂外的领域继续和人交流,所以立刻报名了这个活动。”赵宇恒补充说,和她同批报名志愿者岗位的还有50余人。经过面试后,她与其他30余名志愿者一起,跟着杭州植物园(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)高级工程师胡中连续“刷”了两周私教课,再经过现场讲解考核,才有了正式讲解机会。
赵宇恒讲解的这条灵峰探梅路线,实际上只围绕杭州植物园的品梅苑展开。植物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样设计路线有两层考虑:一是品梅苑本身就是灵峰探梅景区里赏梅的网红点,种植着植物园的精品梅花,是植物园梅花品种最丰富的区域。二是品梅苑里的赏梅路线为环状,路面较平坦,无论下雨还是晴天,游客游览时都较为安全。
品梅苑的入口处,几棵细枝朱砂香气馥郁。远处的白梅,走近闻起来也是淡香沁鼻。听讲队伍中一名小姐姐举手发问:“为什么我家门口有些梅花没香味?是改良种吗?”赵宇恒往前指了指,一株光秃秃的梅树映入游客眼帘。“这棵树是美人梅,它的花开出来就是没有梅香的。大家觉得它是梅花么?”
人群里有人摇了摇头。赵宇恒揭开了谜底:美人梅也算是梅花,但它是梅花和红叶李的杂交品种。和它一样没梅香的,还有梅和杏杂交的杏梅。换句话说,想辨认“真”梅花和杂交梅,用鼻子仔细闻闻就知道了。
另一种辨认方法就是花期。杏梅和美人梅属于晚梅品种,目前尚未开放。不过,本周天气升温,市民游客如果去植物园,也有看到它们开放的可能。
梅花耐寒系数没蜡梅高 本周末去能看到“红绿交错”的美景
杭州植物园的志愿者讲解活动会持续至3月10日。工作日场次为每天下午2点一场,周末场次为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各一场。这是否意味着这段时间是赏梅的最佳时节?
“现在梅花景色正是‘渐入佳境’的时期,花已经开到30%了,接下来就会慢慢进入到盛花期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梅花盛花期通常在二月中下旬,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杭州冬天较暖,早花的梅花品种和后期开花的品种在花期上会有重叠,这也使品梅苑的梅花数量看上去比往年同期还要多。
“人们往往会将蜡梅与梅花混为一谈,但从植物学上讲,它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科属,”赵宇恒告诉记者,“蜡梅比梅花更耐寒。”
当然,娇艳欲滴的梅花也并非弱不禁风。上周六(2月20日)天气骤冷,品梅苑里的梅花依然迎风绽放,并未受寒冷天气的影响。
一片“梅”景惹人醉,品梅苑里什么样的景色最不可错过?
此刻观赏梅花,恰逢细枝朱砂与绿萼绽放。细枝朱砂是灵峰探梅的主打品种之一,绿萼在品系上亦是梅花中的“佼佼者”,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韵味。这周末去品梅苑,大概率能看到“红绿交错”的美景。
赏梅什么时间段去最合适?宋朝的张功甫在《梅品》中将最适宜赏梅的天时良辰概括为“淡阴,晓日,薄寒,细雨,轻烟,佳月,夕阳,微雪,晚霞”。什么时候来赏梅都别有一番风味。此外,梅花的姿态也是大有看头,除了花朵的姿态,枝干苍劲蜿蜒、曲折交错,彰显生命力。